打造全球服务贸易进口集聚区
发布时间 : 2023-06-29 15:51:13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即将在上海举行。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大背景下,服务贸易作为建设贸易强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作为扩大对外开放的新增长点,理应得到更多的重视。对上海而言,应以进博会服务贸易展区为基础,聚焦“五四三二一”体系,即五大业务板块、四大服务平台、三大特色亮点、两大重点领域和一大服务主题,积极打造全球服务贸易进口集聚区。
世界贸易组织在《全球贸易数据与展望》报告中表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不可避免地对服务贸易造成影响。尤其是,各国采取的限制运输和旅行、关闭零售业和酒店业等措施,令传统的服务贸易受到直接冲击。
与此同时,伴随新一轮全球化以及互联网经济发展,制造业服务化以及服务业外包化、数字化、高端化、融合化趋势加快,新型服务贸易有望成为引领全球贸易增长的新引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融入全球经济贸易体系。目前,中国的进出口总额与进口额紧随美国之后,排名全球第二。2019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5.42万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出口总额1.96万亿元,进口总额3.46万亿元。在运输、商业服务、特许权、建筑服务和保险服务等领域,中国的服务贸易进口额十分可观。
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商机,日益成为全球贸易的兵家必争之地。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也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提供了契机。
在进博会的各大展区中,有一个特殊的展区——服务贸易展区,主要分为金融、物流、咨询、检验检测、文化旅游五大板块。这里的展品是“看不见的服务”,如大数据分析、众创众包、战略咨询、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动漫制作、旅游资源、酒店服务、律师、会计、知识产权等。
服务贸易展区的出现,在丰富进博会内涵的同时,也为全球的服务贸易的供给者、需求者搭建起沟通与合作的桥梁。其中,前两届进博会金融板块只有银行参展,今年首次将非银行金融机构纳入参展范围,包括区块链金融、供应链金融、征信等一系列企业。这显然有助于帮助企业更好地对冲疫情影响。
此外,物流板块延续“一带一路”国际物流格局的构建,有30多家港口企业确认参展;咨询板块参展企业数量翻番,门类更细化,范畴更广泛。
参展商借助进博会平台,不仅能分享中国市场机遇,还可以赋能中国的服务贸易产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
上海应以进博会服务贸易展区为基础,聚焦“五四三二一”,即五大业务板块、四大服务平台、三大特色亮点、两大重点领域和一大服务主题,进一步打造全球服务贸易进口集聚区,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助力上海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五大业务板块是指五大服务贸易进口业务板块,包括商贸物流及供应链服务、金融及咨询服务、检验检测及认证服务、文化和旅游服务、综合服务(建筑、设计等),全面支撑货物贸易展区的服务需求。
四大服务平台——综合服务平台,旨在为展商提供综合性的产品技术常年展示交易服务;跨境电商平台,旨在通过线上渠道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海外特色优势产品;专业贸易平台,致力于为机床、酒类、化妆品、平行汽车、农产品等特定商品提供保税展示、检测认证等专业配套服务;国别商品平台,主要展示和交易特定国家的商品和服务。
一是国际物流服务降本增效。通过运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简化服务提供流程,提高产品竞争力,减少企业在供应链环节的困扰。
二是助力企业“出海”。以“一带一路”资源为基础,借助于全球客户的服务和管理经验,不断提高资金的安全性、渠道的便利性,降低海外市场拓展的非关税性技术壁垒。
三是数字赋能。比如,可进一步聚焦全球专业服务公司、全球顶尖赛事组织方、全球龙头建筑设计企业,转化全球智慧城市建设方案,推动中国加快数字化发展。
就短期而言,打造全球服务贸易进口集聚区可重点聚焦金融行业、国际物流两大领域。
目前,外资金融服务擅长的领域是服务有跨境业务需求的客户,以及服务境外机构投资中国市场。未来,伴随中国境内机构和居民的财富增长、资产配置需求的增加,金融服务进口需求会继续增长,外资金融服务将有更多机会深入中国。与之相伴,需重点关注金融科技企业与传统金融机构的协作。
近年来,中国服务贸易下的运输项目进出口额一直呈现逆差状态。一方面,这与中国巨大的货物贸易需求有关;另一方面,这也说明中国仍然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国外的物流服务。在充分利用国际物流服务贸易进口的同时,有必要通过竞合机制和倒逼机制,改变运输结构不合理、枢纽布局不合理和连接力不够、物流行业“小中欧体育散乱”等局面,实现供应链创新发展的战略目标。
就服务主题而言,全球服务贸易进口集聚区应紧扣“服务进口,链接全球”这一主题。在当下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中国市场对海外服务贸易的持续开放,不仅可以满足中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增强相关企业的发展底气,也可以让全球服务商分享到中国改革开放的红利,引领全球化的可持续发展。
“十四五”新征程即将开启。打造全球服务贸易进口集聚区,有必要与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虹桥商务区和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展开更紧密的开放联动,并在制度创新、业务发展、地域合作等方面不断拓展空间。
临港新片区可进一步将服务业开放与服务贸易发展结合起来,以服务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为重点开展试验,积极探索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虹桥商务区是全球服务贸易进口集聚区所在地,可以此为基地进一步拓展服务贸易业务的发展空间,积极对标国际惯例,引进市场准入规则与经营管理方法,放宽准入门槛和经营范围限制,加大吸引境外服务业投资者的工作力度。
全球服务贸易进口集聚区将集聚全球范围的服务贸易,如此大的体量需要巨大的市场来消化。可将相关服务贸易先行落地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试验成功后再推广至整个长三角乃至全国。
同时,可试点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合作,重点培育和发展金融、物流、通信、会计咨询、会展等现代服务贸易。这也可成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重点发展方向。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中欧体育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