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公司商业服务贸易集锦9中欧体育篇
发布时间 : 2023-07-19 12:55:25中欧体育中欧体育中欧体育中欧体育贸易中间商随着市场经济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参与市场活动的买家与卖家之间,由于信息不完全、企业规模的限制等各种因素,在寻找交易对象上存在很大的困难。并且在把货物交予交易对象时有一系列复杂的手续,如单据、报关、运输等,都需要专业的人去处理,特别是有些规模较小的企业,它们没有能力完成这一系列手续,即使有能力处理相关事宜,也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成本,非常不利于国际间贸易的发展。因此,贸易中间商就应运而生了,它具有专业化的团队,帮助客户寻找买家或卖家,完成运输、报关等一系列中间过程,大大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贸易中间商的业务也逐渐完善,功能更加强大,从以前单一的人发展成为一揽子链条式的经验,从产品设计、研发到营销、售后服务贸易中间商都可以全部。
在网络发达的今天,电子商务网上业务也飞速猛进,大大便利了买卖双方的交易,交易对象不用面对面商谈,直接在网上讨价还价、下订单就可以达成交易。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电子商务对贸易中间商的地位造成了一定的威胁,抢占了贸易中间商的市场。但是,电子商务并不能完全取代贸易中间商的地位,贸易中间商也可以利用电子商务更好的发展自己的业务。因此它们是可以共存的,并且可以促进对方更好的发展。
贸易中间商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市场经济中参与主体、及其交易模式等的不断多样化,引起贸易中间商提供的服务也不断变化。随着技术进步、社会分工逐渐专业化,交易成本不断降低,效率也不断提高,贸易中间商提供的服务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1)传统的贸易中间商只提供简单的服务工序,而现在的贸易中间商提供各种功能。贸易中间商最开始发展时只是以人或者经纪人的身份提供简单的中介服务。它们按照委托人的要求搜寻货源、商谈合约、报关、运输等服务。贸易中间商只是简单的一些贸易环节,从中获取佣金,并没有产生价值增值的过程,不具有创造性的生产活动。早期的贸易中间商提供的服务过于单一,只是简单的提供桥梁服务。现在的中间商大大扩展了服务范围,从产品研发设计,到订购、货运报关等一系列中间环节,再到产品的宣传、销售以及售后服务,中间商都能够独立完成,使整个贸易过程更加完整顺畅,大大降低了贸易摩擦,使国际贸易更容易实现。、
(2)传统的贸易中间商提供的只是一个固定简单的环节服务供客户挑选,而现在的贸易中间商允许客户定制服务产品。过去的经济发展较现在简单,国际贸易也没有现在多样化,贸易中间商提供的服务也只是比较简单的,客户只能从中间商提供的服务中挑选自己所需要的。随着国际贸易的多样化,贸易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贸易中间商在经济发展中也不断提供更多的服务,提供的服务也应有尽有,并且客户可以自己定制服务,中间商按照客户的要求去完成,改变了传统贸易中客户的被动地位。
(3)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贸易中间商产生了一个重要的组织形式,即跨国公司。跨国公司的产生,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使跨国公司内部交易以及公司之间的交易更加便利。跨国公司的扩张更加具有网络化和国际化特征,大量的外部交易内部化,使很多贸易只在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之间以及附属公司之间完成,使贸易成本大幅降低,交易更加便利顺畅。
电子商务是借助互联网的发展而发展起来,把传统的经营贸易往来搬到互联网上,打破了空间和地域的壁垒,使不同地区的企业可以方便自由的进行贸易商谈,信息全球化。电子商务最先始于美国,1997年开始被引入我国。在电子商务引进之初,参与主体是媒体和IT厂商,人们对电子商务的认识还处于启蒙阶段。经过两年的发展,在风险资本的注入下以网站为特征的电子商务服务商成为主体。由于资本市场泡沫的破灭,网络电子商务业务跌入低谷,与此同时,企业开始进入电子商务领域,并且成为后来的参与主体。电子商务运行之初,网上经济业务并没有实现盈利,并且处于亏本的状况。近几年来,电子商务交易额大幅度提升,并且电子商务类网站也越来越多样化,消费者逐渐接受网上购物这一新兴购物方式。在我国电子商务的类型有很多种,比如B2B、B2C、C2C等,并且网上服务功能的发展越来越全面。现如今电子商务的范围已经延伸到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领域,给我们的生活提供各种便利。
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对我国贸易的发展也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企业可以通过网站搜寻各种信息,寻找贸易伙伴,也可以在网上自身业务的信息,宣传企业。在寻找到合适的贸易伙伴之后,企业之间不用直接会面,就可以在网上进行商务谈判、讨价还价、下单订购、网上支付等流程。电子商务的发展给我国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很多便利,在一定程度上企业可以绕过贸易中间商,直接进行国际贸易,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电子商务的发展使信息公开化,中小企业可以与大企业搜寻到同样的信息资源,增强了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电子商务还促进了消费者和企业之间的互动,消费者可以反馈意见给生产厂商,厂商可以根据消费者的意见来提升服务和改造产品。
伴随着网络的发展,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很多贸易都实现了电子化。网络上出现了很多电子商务网站,大大方便了买卖双方的交易。它具有全球性和开发性的特点,使国际贸易更加容易发生,也创造了更多的贸易机会。电子商务打破了地理位置的限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信息,减少了中间环节,使得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直接交易成为可能。
电子商务的逐渐壮大在一定程度上抢占了贸易中间商的市场份额,使买卖双方绕过贸易中间商直接展开贸易活动,节约了贸易成本。电子商务使信息更加公开透明化,打破了中间商对贸易信息的控制,使买卖双方直接交流信息成为可能,因此贸易中间商作为贸易的枢纽地位改变了。
但是贸易中间商的地位仍然不能被电子商务所取代。贸易中间商在贸易中的枢纽地位,使它对供需双方的信息都非常了解,它能帮助客户筛选合适的贸易对象。虽然电子商务使信息更加公开化,但是信息的准确度和可靠度是需要辨识的,这时只有中间商能够正确把握信息,确保贸易的安全。中间商能够提供售后服务,解决了跨国贸易售后服务难的问题。中间商在营销、运输、交货等方面都具有专业化的水平,能够帮助企业解决一系列后顾之忧,为厂家节约费用。
电子商务的发展也为贸易中间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模式。贸易中间商可以通过网络更快的寻找买卖双方的信息,发展业务。中间商还可以利用网络对货物的运输进行实时跟踪,加强对货物的管理。电子商务的发展不能取代贸易中间商的地位,它们是可以共存的。贸易中间商要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带来的好处,谋求更好的发展。
电子商务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传统贸易中间商的服务项目,但是电子商务不能完全取代贸易中间商的地位。因此在网络科技越来越发达的今天,贸易中间商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适应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争取市场占有率。
贸易中间商的传统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被电子商务挤占了市场,因此贸易中间商要利用自身的优势,实现业务纵向一体化发展。比如说,中间商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好的售后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异地售后服务难的问题。中间商还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报关、运输、交货等一系列贸易过程,为出口企业解决交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企业降低成本。中间商还可以帮助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解决企业资金流动问题,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电子商务方式下达成的交易仍然需要实体运输,才能完成整个交易过程,电子交易的企业仍然要借助贸易中间商来完成运输交货程序。因此,贸易中间商要充分利用自有的配送销售网络,参与到电子商务中的物流管理中,了解货物的运输动向,提供更好的货物运输服务。
虽然电子商务使信息全球化、公开化、透明化,但是提供的信息并不是完全客观的描述,企业自身视野的限制,并不能辨别出真伪。贸易中间商凭借着多年来的贸易经验,对市场资源有着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可以为企业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贸易中间商还可以更快捷的帮助企业寻找到合适的贸易伙伴,扩大产品销路。因此贸易中间商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资源,对信息进行归类、整理、总结,给企业提供专业化的咨询服务,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
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逐渐壮大的,贸易中间商要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便利。贸易中间商可以通过网络更快的找到大量的企业信息,不断的调整充实自身的信息资源。同时贸易中间商还可以利用网络更多更快地找到客户,扩大自身业绩。贸易中间商利用网上物流管理,可以更好的监控到货物的流动方向,确保货物运输安全。
总之,贸易中间商在经济与贸易的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在新的经济形势下遇到了新的挑战,但是贸易中间商仍然是不可或缺的。电子商务的发展也极大的促进了我国贸易的发展,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实现了跨地域、跨时空的服务。因此,电子商务和贸易中间商的发展不是谁取代谁的问题,而是互相促进、互相扶持的关系。电子商务的发展给贸易中间商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平台,贸易中间商也为电子商务的实物运输、贸易交单提供了完整的服务。因此,贸易中间商应该根据新的经济形势调整自己的业务范围,充分利用电子信息的优势更好的发展自己。
[1]陈飞.电子商务时代中间商存在价值分析[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4,(4).
伴随着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中国的服务业逐步开放,服务贸易发展迅速。服务贸易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推动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改变了长期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经济增长的格局,同时在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地发展、扩大就业、节能降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服务贸易发展速度快于货物贸易的发展速度是当前世界经济的显著特点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对世界主要贸易伙伴国和地区的服务贸易出口规模大幅度萎缩。
近几年,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显著,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增长迅速,服务质量体系基本形成,服务贸易各行业运行机制不断改变,为我国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但是,根据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特征,通过科学的指标体系分析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而利用波特钻石体系分析影响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基本因素,必然对提升我国服务贸易政策建议的提出具有指导意义。我们了解到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偏低,面临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服务业发展滞后。二是服务贸易发展不平衡。三是高附加值的服务贸易落后。
针对我国服务业整体水平落后的局面,把电子商务应用到服务业的各个领域,实现服务业增长方式的转变。通过建立完善的电子商务系统,实现服务贸易由粗放型,外延型到集约型,内涵型的转变,使服务贸易的发展,服务贸易的出口收入的增长真正建立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而不是靠一般劳动力的大量投入。同时在服务贸易出口方面,在发挥优势,进一步扩大劳动密集型服务的出口时,也要对那些尚处于“幼稚”状态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产业加以适当的保护,使其尽快发展并渐进对外开放。今后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应该是建立在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基础之上,依靠电子商务的开放性、全球性、低成本和高效率等内在特征,使我国对外服务贸易迅速走入正轨。
电子商务在网络平台基础上直接进行在线交易,利用数字化技术将企业、海关、运输、金融、商检和税务等有关部门有机连接起来,实现从浏览、洽谈、签约、交货到付款等全部或部分业务自动化处理。电子商务突破了传统贸易活动中物质、时间、空间对交易双方的限制,我国服务贸易通过电子商务,把服务者、服务方式、服务意向综合了在一起,为金融、保险、咨询、邮电等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的行业带来了商机,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电子商务将促进我国服务贸易结构得到优化。
(1)转变观念,迎接网络时代的挑战。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时代已快步向我们走来。网络将会对人类社会的政治、文化、经济等各方面造成巨大的冲击,只有及早融入全球数字化竞争,才能更好地参与全球经济的运行,分享国际分工的利益。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大力宣传网络和信息在未来竞争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居民和企业转变观念,重视网络贸易的发展,构筑推进网络贸易发展的舆论环境。
(2)加快信息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信息基础设施是制约网络贸易发展的“瓶颈”。我国在信息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网络架构已基本形成,但与国外相比,国内信息基础设施的投资仍严重不足,其建设仍是初步的,金融电子化和商业电子化的目标还很遥远。
(1)提高服务贸易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信息化建设是服务贸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手段。就目前来说,虽然我国服务贸易行业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信息化建设还是比较落后的,但是它还是为我国服务贸易行业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员。同时,这几年国外企业为了开拓我国市场,它们一边在培养我国的技术人员,一边在和我们竞争技术人员。这些技术人员就是我们可以用的宝贵资源,我们可以借助他们来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从国外引进专家和学者来帮助我们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提高我国服务贸易企业的整体水平。对于企业来说,除了引进人才外,还要加大在信息化建设上面的投资。
(2)与国内同行构建战略,发展我国服务贸易。通过国内服务贸易企业构建电子商务战略,形成一种整体力量,我们就可以形成“一群小鱼围攻大鱼”的形式,更有利于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与国内服务贸易企业构建电子商务战略,我们就可以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所长。这样不单降低了单个服务贸易企业的生产成本,而且提高了各方的产品质量。
推进电子商务在服务贸易中的发展,应将重点放在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并最终实现服务贸易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与各国的政务平台、其他商务平台、各国政府监管系统等的对接。这一平台如果最终实现,将大大简化服务贸易企业业务操作流程、提高各国服务贸易企业的沟通效率、降低服务贸易企业的运营成本,实现服务贸易企业的内部无纸化操作和对外电子数据的高效交换,创建内服务贸易新方式。该电子商务平台并非一个单纯的网站,而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目的地信息化和营销全面解决方案。该电子商务平台主要通过网站向者提供全面的信息,包括资源、设施、节事活动、气象、交通、服务贸易企业、产品及价格等,是目的地信息服务和宣传促销的有效手段。该电子商务平台的信息面向者的网站使用两种语言中文、英文,通过提供有吸引力的图文来激发消费欲望。
关键词:产业内贸易;产业间贸易;服务业;GL指数;MIIT指数;贸易竞争力;比较优势;贸易格局
近年来, 中国和韩国的经贸关系日益密切,彼此成为非常重要的贸易伙伴,从而为两国缔结自由贸易协定(FTA)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在未来的中韩FTA 框架下,服务贸易将是一个非常重要而敏感的领域。为深入讨论中韩两国的进一步合作,我们有必要分析现阶段两国在服务贸易领域中所处的分工地位以及竞争态势。具体地讲,目前中韩双边服务贸易是基于要素禀赋差异的垂直互补,还是基于服务不同市场需求的水平分工?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对中韩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分析来予以回答。
产业内贸易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段时间内进出口同一产业产品的现象。目前有关产业内贸易的研究大多集中于货物贸易,尤其是制造业贸易,而对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研究相对较少。总的来说,目前的有关理论研究主要是在货物贸易的产业内贸易理论基础上,根据服务产品的特征进行补充,如Markusen(1989)以生产为切入点分析了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引入服务的异质性来分析生产的内部专业化。而有关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则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国外学者,如Francois(1993)、Lee等(2002)、Sichei(2007)等采用GL指数和MIIT指数等指标来测度一国或多国的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国内学者,如李伍荣(2006)、蔡宏波(2007)、崔日明(2008)、陈双喜等(2011)对中国或中国与他国的双边服务业产业内贸易进行了分析。另一方面,国内外学者们从国家特定因素和产业特定因素等角度对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如程大中(2008)分析了中美双边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Kierzkowski(1986)对运输业、Donghui等(2003,2005)针对保险和金融服务行业从分行业的角度分析了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
王诏怡:中韩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国内针对中韩产业内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制造业领域。赵放等(2010)研究指出,1991—2008年中韩工业制成品贸易具有明显的产业内贸易特征,并以垂直型为主。李季(2010)对中韩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趋势的分析表明,中韩机电产品贸易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蓝庆新等(2011)计算和分析了2001—2009年中韩双边产业内贸易指数和贸易结构情况,指出中韩初级产品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而工业制品产业内贸易指数波动上升。
总体而言,目前关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研究很少,对中韩双边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更少。鉴于此,本文从中韩双边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入手,通过对2000—2010年中韩服务业产业内贸易GL指数和MIIT指数的计算和分析,来探讨两国服务业各部门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状况。
目前关于服务贸易的统计方法主要有BOP和FATS两种,但受到服务贸易概念、分类和统计方法的局限,这两种方法目前都无法准确、完整地测算和统计服务贸易。相对而言,BOP方法较为成熟和规范。因此,本文采用扩展的国际收支服务分类(extended balance of payments services,EBOPS)下1位数的服务业分类标准,以11个大类的服务业贸易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
近年来,中韩两国双边服务贸易获得了较快的发展,进出口贸易额逐年上升(见表1和表3)。2000—2010年,中韩双边服务贸易额的平均增长率为16.69%,其中,中国从韩国的服务贸易进口增长很快,年均增长率达到18.81%,出口增长相对慢些,但年均增长率也达到14.55%。就贸易差额来看,在2000—2002年和2005—2006年,中国有少量顺差;在其他5年中,则存在贸易逆差,尤其是2008年以来,逆差规模上升很快,2010年逆差达到26.86亿美元。
中韩两国双边服务贸易项下各大类产业的贸易规模差别较大(见表2),其中运输服务、旅游服务和其他商业服务等部门所占比重较大,占据进出口额的90%以上。一方面,从中国对韩国出口的服务部门来看,最初旅游服务贸易所占份额较大,2002年达到51.45%。但近几年以来,中国对韩国的旅游服务出口增长相对较慢,其主导地位下降,2008年比重降到最低,仅为19.69;而其他商业服务出口上升很快,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27.52%上升到2010年的50.85%,替代了旅游服务出口的主导地位;运输服务出口所占比重也是逐年上升,2000年所占比重仅为15.95%,但2008年上升到31.70%,2009和2010年又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在中国从韩国进口的服务部门中,运输服务贸易所占比重最大,占到一半以上,2003年以后上升到60%以上;旅游服务贸易进口的比重次之,但近几年来有所下降,2008年仅为10.96%;其他商业服务贸易的进口所占份额比运输和旅游服务要少,但上升较快,由2000年的3.75%上升到2010年的8.69%,增加了大约5个百分点。
中韩两国服务贸易项下各部门的贸易增长速度也相差较大(见表3)。2000—2010年,运输服务、旅游服务、其他商业服务和政府服务等部门获得较快发展,贸易总量增长率都在10%以上。通讯服务贸易的增长较慢,但中国从韩国的进口增长也较快,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2.34%。从表3可看出,无论是服务贸易总体还是服务分部门,都是中国从韩国的进口比出口增长得更快,尤其是运输服务和其他商业服务,进口年均增长率超过了20%,分别为20.01%和28.25%。可见中国对韩国服务贸易的劣势日渐明显,逆差的出现和扩大难以避免。
目前衡量产业内贸易的静态水平较权威的指标是Grubel 和Lloyld(1975)提出的GL 产业内贸易指数,其具体计算公式为:
在式(1)中,GLi表示i部门的产业内贸易指数,Xi和Mi分别为i部门当年的出口额和进口额。GLi指数介于0和1之间,数值越大,说明该部门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越高;数值为0,则说明该部门贸易为产业间贸易。
GL指数可反映某一时期某类产品或某个产业整体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但它仅体现了产业内贸易在某一时期的静态特征,因此GL指数只能衡量产业内贸易水平的静态水平,而对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在不同时期的变化特征,还需进行动态分析。Brulhart( 1994)提出了衡量边际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指标,即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MIIT),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ΔXi 和ΔMi为i部门的出口额和进口额的一阶差分。MIIT指数取值在0和1之间, 取值为0 表示i部门的边际贸易完全为产业间贸易,取值为 1则表示边际贸易完全是产业内贸易。
利用公式(1)和相关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中韩两国服务贸易各部门的GL指数,具体见表4。从表4中韩两国服务贸易各部门的GL指数中可以看出,两国在旅游服务贸易中呈现出较强的产业内贸易特点,2000—2010年的GL指数都超过了0.5,均值在0.6以上;其他商业服务贸易的GL指数较小,都低于0.5,均值仅为0.296 8,说明其贸易格局是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运输服务贸易的GL指数均值略高于0.5,为0.528 4,但其中有4个年份的GL指数低于0.5,说明其产业内贸易特征并不是很明显;通讯服务的GL指数在2000—2002年和2008年较小,低于0.5,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但2003年以后GL指数上升很快,超过了0.5,呈现出较强的产业内贸易特征;政府服务贸易是以产业间贸易为主,GL指数除了2009年以外,均小于0.5。
我们根据中韩两国双边服务贸易数据计算出MIIT指数的平均值,见表5。从数值上看,除了运输服务贸易以外,中韩两国在旅游服务、通讯服务、其他商业服务和政府服务等部门的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MIIT)较小,均值都在0.5以下,这说明近年来中韩服务业边际贸易有明显的趋向于产业间贸易的变化趋势,两国服务贸易的互补性也渐趋上升。
中国运输服务贸易部门多年来一直处于逆差状态,且逆差规模逐年扩大。运输服务贸易逆差的产生主要源自于中国货物贸易的过快增长导致运输服务的产能不足以及海运市场开放度高等因素(何伟 等,2008;程盈莹 等,2011)。运输服务贸易是韩国最具竞争力的服务行业事实上,在国际运输服务贸易市场,只有荷兰、丹麦和韩国等少数几个国家具有贸易顺差,多数国家的运输服务贸易皆为逆差(赵书华, 2005;王涛 等2010)。,也是韩国的传统主导产业之一。强大的造船业、合理的船队结构、丰富的航运人才以及相对不大的货物贸易规模使韩国具有很强的运输服务竞争力,尤其是海运服务出口竞争力,2000—2010年均有贸易顺差,且近几年顺差规模逐年有所增加 (见图1中的a, b)。
在中韩双边运输服务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逆差地位(见图1中的c),且逆差规模逐年上升,这也直接导致两国双边运输服务贸易的GL指数出现较大起伏。GL指数从2000年的0.499 8上升到2007年的峰值0.620 9,但之后开始逐步下降,2009年和2010年的指数值均在0.5以下,这说明中韩双边运输服务的产业内贸易特征并不太明显,两国在该服务领域具有一定的互补性(见图1中的d)。
从GL指数的变化来看,中韩旅游服务的产业内贸易从2000年的0.565 5上升到2010 年的0.934 8,是变化最为明显和产业内贸易程度最高的服务部门。旅游服务业是中国服务产业中竞争力最强的行业之一,历来是创造服务贸易顺差的大户,2009年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才开始出现逆差。而韩国的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一直较弱,2000—2010年始终处于逆差状态。
2008年韩国的旅游服务出口出现了较大突破,这主要归功于韩国政府对旅游业的大力支持。韩国政府为了促进本国旅游服务的发展,先后出台和修订相关法律、减免税收等一系列促进措施,利用“韩流”等时尚元素,对旅游产业赋予文化内涵,并开始在国外大做宣传。这些政策措施对中韩双边旅游服务贸易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从图2可以看出,韩国旅游服务出口的大幅增长显著缩小了其与中国的贸易差额,从而造成了GL指数的快速上升。
其他商业服务贸易也是中国竞争力较强的服务业之一,2000—2010年均有贸易顺差。而韩国其他商业服务贸易正好相反,2000—2010年始终处于逆差状态。从图3可看出,中国对韩国其他商业服务的双边贸易年年顺差,且顺差规模逐年上升,2010年达到41.07亿美元;从GL产业内贸易指数来看,大部分年份的GL指数小于0.5,其均值也仅为0.356 6,这说明中韩两国在其他商业服务贸易领域是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要贸易格局,存在较大的贸易互补性。
此外,从表4可以看出,通讯服务的GL指数均值超过了0.5,多数年份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产业内贸易特征;而在政府服务贸易方面,中韩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属于垂直分工的贸易格局。
中国与韩国的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两国政府所实施的服务贸易政策、两国人均收入水平的差异、服务产品差异性、规模经济以及文化传统等因素都会对不同服务产业的产业内贸易产生影响。
本文通过对2000—2010年中国与韩国双边服务业产业内贸易GL指数和MIIT指数的计算和分析,探讨两国服务业各部门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状况,结果发现:中韩两国在运输服务、旅游服务和通讯服务等部门呈现出较高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在其他商业服务和政府服务等部门则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从动态变化的角度来看,近年来两国服务业的边际贸易有明显趋向于产业间贸易的变化趋势,这反映出中国与韩国的服务业存在较强的互补性。
中韩两国运输服务和通讯服务的GL指数平均在0.5以上,呈现出一定的产业内贸易特点。这些行业基本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但其贸易格局并不符合传统要素禀赋理论的预测。这一方面说明近年来随着中国资本积累的加快,中国的人均资本存量与韩国的差距在缩小;另一方面也说明资本这种传统生产要素对一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影响渐趋减少。
中韩旅游服务贸易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最高,这表明中韩两国在该行业中为满足消费者的差异性需求而相互提供有差异但又相似的产品,开展水平分工。这种水平分工格局是建立在需求多样性和服务业投入要素相似性基础上的。旅游服务业涉及餐饮、酒店、零售等服务,对服务提供者的素质要求并不太高,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同时,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旅游服务行业的劳动者素质大幅提升,与韩国的差距不断缩小。一方面,中国内地拥有丰富的文化历史和自然景观,吸引韩国的居民前往;而另一方面,韩国虽然天然资源不足,但韩国政府对旅游产业赋予文化内涵,利用本土和外来文化资源,并结合“韩流”等时尚元素大力发展旅游贸易,吸引中国游客前往。因此,中韩旅游贸易是一种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的水平分工。此外,近年来中韩旅游服务GL指数变动较大,说明中韩间旅游服务贸易正在发生急剧变化。作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产业内贸易指数的急剧变化说明劳动这种传统生产要素与资本一样,对比较优势和贸易格局的影响正在逐渐减弱;而且这种急剧的变化也说明,政府积极的产业政策也是决定服务贸易竞争力和贸易格局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韩两国在其他商业服务的GL指数较小,表现出显著的产业间贸易特征,呈垂直分工模式。其他商业服务属于典型的高度依赖高技术专业人才的知识和技术密集型服务业根据联合国的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手册,其他商业服务包括营销(商贸)服务、其他与贸易有关的服务、营业租赁服务以及各种商业、专业和技术服务(如法律、会计、管理咨询、公共关系服务、广告市场调研和民意调查服务、研发服务、建筑工程和其他技术服务等)。,但其贸易格局似乎并不符合传统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理论的预测,因为韩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在此行业应该比中国更具比较优势。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可能与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及加工贸易的影响有关。外商投资企业是中国货物进出口贸易的主体,而外商投资企业以加工贸易为主。加工贸易往往需要大量进口和出口,其中必然产生商贸及其他与贸易相关的服务进出口需求,而加工贸易的进出口营销渠道自然是主要控制在外资企业手中,也就是说,中国与加工贸易有关的商贸以及其他与贸易相关的服务进出口主体是外资企业。而占据其他商业服务比重最大的是商贸以及其他与贸易相关的服务,因此,中国其他商业服务出口主要是由外商投资企业贡献的。对于中韩双边服务贸易而言,由于韩国在中国也有很多外商投资企业从事加工贸易,需从韩国进口原材料和设备,在中国加工组装后再大量销往韩国以及其他地区,从而产生了对商贸以及相关服务的大量进出口,而加工组装后的商品价值产生了增值,因此对商贸服务的出口更多一些。因此,中韩双边其他商业服务贸易呈现较大的贸易顺差,而这种顺差可能主要是由韩国在华的外商投资企业贡献的。
蔡宏波.2007.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研究:中国和东盟国家的比较[J].财贸经济(7):95—99.
崔日明,陈付愉.2008.中日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8):51—55.
程大中.2008.中美服务部门的产业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9):57—66.
程盈莹,逯建.2011.中国运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测度与比较——基于EBOPS统计的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12):41—45.
陈双喜,王磊,戴美虹.2011.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状况的实证分析[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26—31.
何伟,何忠伟.2008. 我国运输服务贸易逆差及其国际竞争力[J].国际贸易问题(11):74—79.
蓝庆新,郑学党.2011.中韩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与促进策略[J].国际经贸探索(2):34—39.
李季. 2010.中韩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6):54—59.
李伍荣,余慧.2006.服务业产业内贸易与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初探[J].现代财经(11):54—58.
赵放,李季. 2010.中韩双边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3):17—23.
在义乌成为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之后,依靠强大的市场优势,对外贸易呈“井喷”式增长。根据义乌市外贸电子商务协会的统计,其中外贸电子商务的年交易额在5亿美元左右,相比较义乌市场整体对外贸易依存度在65%左右,外贸电子商务的发展跟义乌整体外贸的发展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本文主要论述义乌外贸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对主要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利用国际贸易改革试点优势,寻找发展义乌外贸电子商务的新模式。
国际贸易改革试点以来,义乌的外贸电子商务增长强劲,截止到2012年底,全市外贸B2B卖家1.1万家,外贸B2C卖家超11.2万家,交易额连年增长,外贸B2C的交易2012年实现翻番增长。跨境电子商务更是迅猛发展,在义乌的eBay注册商家5.3万家左右,卖家交易额超3亿美元,同比增长近3倍。在义乌的速卖通注册商家6万家左右,卖家交易额超1亿美元,同比增长400%。敦煌网在义乌的卖家超6600家,同比增长100% ,交易额超1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45%。阿里巴巴中国供应商会员3100 家, 增值服务费等业务超1.4亿元,同比增长34%。2012 年义乌跨境电子商务日均出货量超过13万票,70%的货物来源于义乌本地市场。
(1)大额贸易批发的第三方交易平台。通过阿里巴巴国际站、环球资源网等。这种方式需要经营主体支付昂贵的服务费用。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外商的采购订单开始向小额化、多频次变化,因此使得大额贸易发展趋缓。
(2)小额贸易批发的第三方交易平台。主要有速卖通、敦煌网。这些平台的交易特点是交易金额不高,数量不多,大多是一些适合航空物流的产品为主,近几年发展较快。
(3)国际零售的第三方平台。如eBay、亚马逊等平台,这个类似于国内的淘宝网,主要从事网络零售贸易。
(4)独立网站。通过建立独立的B2C零售平台,打造“一站式”网络直销平台。这种方式投入成本高,回报期长,难度大,适合本身在海外有一定自身销售网络的且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
根据调查发现义乌从事外贸电子商务的人群大致分为六个:外贸公司、创业青年、生产企业、市场经营户、国内电商的转型群体及外国采购商,各个群体的占比情况见图1。
以上群体中数量最多的是创业青年,而且多数是只有几个人的团队甚至只有一个人,规模很小。数量紧跟其后的是外贸公司,事实上这个群体才是目前义乌外贸电子商务的主力,有一定销售规模的企业一般都是在这个群体中产生。而在实体市场中数量最多的市场经营户和生产企业却没有在外贸电子商务领域展现优势,主要原因是这个群体的人往往都缺乏外贸专业知识和英文能力,所以他们缺乏独立操作的能力,只能成为某个外贸电子商务企业的供应商。随着“市场采购”贸易模式的推广,市场经营户参与外贸电子商务的热情也随之高涨,这有助于义乌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总体来说,义乌外贸的参与群体范围较广,数量较多。
通过对义乌外贸公司、市场经营户、外国采购商及电子商务公司的走访,总结义乌传统外贸交易流程和外贸电子商务流程如下(见图2)。
在跨境的小额贸易方面,大部分的业务直接通过国际物流快递公司将货物以航空运输方式到国外买家手中。
在大额的对外贸易方面,改革之前,义乌只有专业的外贸公司和具备进出口权的生产企业可以直接进行对外贸易。在实行“市场采购”贸易新方式后,义乌的市场经营户、生产企业及电子商务公司都可直接参与进出口贸易,扩大了义乌对外贸易的参与主体。
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后,义乌对外贸易额得到成倍增长,义乌外贸电子商务交易额也在快速发展,但是外贸电子商务交易额在整个对外贸易额中占比较低,同时外贸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远低于义乌国内电子商务的发展。在走访各个企业和经营户后,我们发现阻碍义乌外贸电子商务发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小额贸易物流成本高。义乌外贸电子商务企业销售的产品大部分都是价值低、种类多的小商品。这些小商品通过国际快递公司发往全球的物流成本高昂,甚至有的物流成本还超过了商品本身的价值。从而使得其失去了价格优势,同时也降低了海外批发商及消费者直接从网上购买小商品的吸引力。所以小额贸易物流成本是阻碍义乌外贸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之一。
第二、货款回收缺乏便利性。从事外贸电子商务使用的支付平台根据所针对地区的不同,支付和收款工具也不同。目前外贸行业使用的支付方式主要有西联、Money Gram、TT、L/C、PayPal、Money booker、VISA信用卡等。PayPal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在线支付提供商,但是使用Paypal有不可忽视的缺陷,一方面,由于PayPal帐户的信用机制和个人的信用卡记录不关联,对于个人来说,拒付是没有风险的,因此会给国内的商家遭遇莫名的拒付损失。另一方面,Paypal对美国之外的卖家保护较弱,它重视保护买家的感受,因此卖家会遭遇无礼买家的投诉,导致帐户冻结。最后,对于小额贸易来说,Paypal使用成本高。至于其他的支付方式,也都存在缺陷,缺少义乌外贸电子商务企业的最好选择方式。
第三、外贸专业知识缺乏。义乌市场外向度高,参与主体数最多的是市场经营户。但是,很多市场经营户文化程度低、外贸专业知识缺乏、英语能力弱,短期之内让他们直接参与外贸电子商务不太现实。因此,需要创建一个让他们能够直接、轻松地参与外贸电子商务的第三方服务平台,才能提升义乌外贸电子商务的建设,才能真正提升义乌外贸的国际竞争力。
第四、纠纷的处理缺乏信任机制。一个成熟的电子商务平台应该包含一个成熟的网上纠纷处理机制。目前,从事外贸电子商务的贸易平台,无论是专注于大额贸易的阿里巴巴、中国制造商,还是小额贸易的敦煌网等,都不能成熟、完善地处理贸易纠纷。卖家和买家之间缺乏一个可以信任的纠纷处理机制,让双方没有安全感,这样既会阻碍卖家的参与热情,也会降低买家的购买热情。
在结合“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情况下,能够轻松地、便利地和更有效率地进行外贸电子商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由政府牵头整合全球的服务资源,联合有实力的国际贸易第三方平台企业建立“全托管式”平台,通过商品管理、帐户管理、海外营销、支付、物流供应链、诚信体系、仓储管理等一系列专业化运营,商户各自选择符合自己需求的服务,也可以打包给第三平台服务,这样帮助商户实现实体市场和虚拟市场、线上和线下融合发展。利用“全托管式”第三方贸易平台开展外贸电子商务的贸易流程应该如图3所示:
“全托管式”第三方贸易平台是一个完整的“贸易生态链”,这个生态对于义乌的外贸电子商务的参与主体来说更便利、更有效。其中“全托管式”第三方贸易平台应包含以下全方位的服务托管。
第一、产品信息翻译。商户只要按照格式要求提供必要的商品信息和图片等,第三方贸易平台负责将产品中文信息转化成英文信息,并到平台上面。
第二、全方位物流服务。全方位物流服务包含报关、清关、海运、航空及到港后的清关服务环节,为商户提供“门到门”服务,只要商户提供了产品和客户信息,物流公司将负责通过海运或空运自客户手中。物流公司应建立固定时间、固定路线及固定方式的物流服务体系,客户可以自行选择不同的运输方式。物流公司还可以有选择性的在全球建立一批规模化仓储设施,为客户提供热销产品的仓储和发货服务。
第三、网上营销托管服务。第三方平台可以提供有偿的网上营销托管服务,协助义乌的商户与众多海外客户流畅的沟通和合作,帮助更多的义乌企业在交流中成长。
第四、第三方支付平台。义乌需要有一个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可以由政府牵头联合目前有实力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共同打造适合义乌本地的支付服务。
第五、成熟完善的纠纷处理机制。第三方平台需要有一个公平、公正和公开的纠纷处理机制。涉外纠纷的特点是关系复杂、程序繁琐,为了保障买卖双方的权利,第三方平台可以要求双方提供经过双方签署的销售协议作为备案文件,以此来维护各方利益。
为适应建立符合义乌市场的“全托管式”第三方服务平台的需要,必须在金融、财税、投资、外汇等重点领域进行重大改革,必须进一步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并且建立适应国际经济通行规则的运行机制。
进一步加强与宁波—舟山港等口岸港口的合作,把港口功能延伸到义乌,加快建设成为具有“始发港”和“目的港”功能的“义乌港”。
加快义乌机场国际航站楼建设进度,提升机场飞行区等级,争取尽早将义乌航空口岸临时开放转为正式开放,进一步促进人员往来、居留便利化,扩大对外交流和合作。
深入推进“跨关区快速通关”及“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和“分类通关”等模式改革,大幅提高通关效率。探索建立陆(海)铁多式联运模式。健全客商便利化出入境管理机制,深化外事审批、出入境业务管理等制度改革。
在构建现代金融支持体系上实现新突破。加快金融商务区建设,争取更多内外资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的地区总、分公司在义乌集聚发展,鼓励组建贷款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企业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建设区域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中心,开展专业货币兑换、货币经纪等业务,探索推进资本项下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业务,研究制订合伙制企业相关外汇管理政策。
在构建新型公共服务体系上实现新突破。围绕建设国际商贸名城的目标,加强与国际贸易和国际化城市相适应的仲裁、边防、消防、港务、金融等机构监管服务能力建设,优化机构设置和行政资源。
服务贸易是指国际间服务的输入和输出的一种贸易方式。贸易一方向另一方提供服务并获得收入的过程称为服务输出,购买他人服务的一方称为服务进口。国际服务贸易结构也正走向高级化。
中国的服务贸易近年来也有了显著的增长,这反映在服务贸易结构上的升级上面。最初的时候我国的服务贸易仅仅是劳工输出,进行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结构升级之后成为了含有高智力附加值的服务了。
一般人们所说的贸易大都指的是商品贸易,是以商品这种实物为媒介的贸易。与国际商品贸易比较,服务贸易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首先,服务贸易是无形的,是无形贸易的一种,具有不可触摸性、不可储存性和不易运输性,因而导致服务出口方式多样化。
其次,服务的生产与消费往往是同时发生的,通常无法将服务进行再转让和套利活动,所以服务的生产和出口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讲也就是服务的进口和消费过程。
第三,服务贸易的对象主要是智力,如专利、版权、法律和会计等,且贸易过程中通常不涉及服务所有权的转让,仅与生产要素的跨国界移动有关。
第四,服务贸易更多地依赖于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和服务机构的跨国设置,国际间的服务交换无论采取什么形式,都与资本、劳动力和信息等生产要素的跨国界移动密切相关。
第五,服务贸易的统计数据在各国国际收支表中显示,而在各国海关进出口统计没有显示。对服务贸易的监控不能通过海关监督和征收海关关税的方式进行,而只能通过国家立法和制定行政法规来达到目的。有些项目下出口的服务,进口国消费者不能在本国国内消费而只能到服务出口国去消费(如境外消费)。
虽然我国的服务贸易近年来有了显著的增长,但是由于基础的薄弱和发展时间有限,仍面临着一些问题。
第一,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服务业是发展服务贸易的基础,服务业的严重滞后影响了服务贸易的发展。服务贸易作为重要的出口领域,对我国经济发展做贡献的潜力仍有待发掘。
第二,国内服务业生产力水平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服务贸易的发展。我国服务业生产力水平较低,我国服务贸易出口部门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而且这些劳动密集型部门本身发展层次又较低。
第三,服务贸易管理落后并且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协调也妨碍了服务贸易的发展。目前,中国对国际服务贸易的管理和协调主要由商务部负责;这种管理体制在一段时间里对服务贸易的发展管理起过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发展有很多的缺点,如中央和地方在服务业国际贸易政策和规章方面的差别性,服务业各有关职能部门职责不明确,商务部管理多头、交叉且力量分散,容易造成行业垄断等。
我国服务业内部结构也不合理贸易服务,服务业的供给能力相对于国民经济的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我国服务业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自然和劳动力资源上,其产品大多为劳动密集型的,其知识、科技和资本含量都比较低。
第四,服务贸易管理落后并且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协调也妨碍了服务贸易的发展。(1)目前,中国对国际服务贸易的管理和协调主要由商务部负责;这种管理体制在一段时间里对服务贸易的发展管理起过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发展有很多的缺点,如中央和地方在服务业国际贸易政策和规章方面的差别性,服务业各有关职能部门职责不明确,商务部管理多头、交叉且力量分散,容易造成行业垄断等。(2)我国服务业内部结构也不合理,服务业的供给能力相对于国民经济的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我国服务业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自然和劳动力资源上,其产品大多为劳动密集型的,其知识、科技和资本含量都比较低。
我国日益融入到全球一体化是对服务业及服务贸易的严峻挑战,也是推动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良好机遇。
第一,加强政府作用,打破壁垒,促进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服务贸易壁垒林立,据关贸总协定统计,全球服务贸易的壁垒有2000多种。《服务贸易总协定》中的贸易规则也承认了这一领域管理贸易的合法性,规定彼此感兴趣的国家进行双边谈判,讨论服务业市场开放问题。因此,我国作为《服务贸易总协定》的缔约国应该重视利用政府谈判,打破壁垒,发展服务贸易,我国政府对本国的服务贸易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国经济贸易发展中生产力要素的组织协调者,政府必须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
第二,大力发展国内服务业,为服务贸易奠定坚实的基础。重点发展:(1)投资少、收效快、效益好、就业容量大、与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关系密切的行业,如商业、物资业、对外贸易业、金融业、保险业、旅游业、房地产业、仓储业、居民服务业、饮食业和文化卫生事业等;(2)发展农村第三产业,主要是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行业,以及为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服务行业;(3)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行业,主要是交通运输业、科学研究事业、教育事业和公用事业等。
第三,分层次逐步开放国内服务贸易市场。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仍有不少制约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因素,故而决定了中国服务贸易市场的开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我们应结合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根据我国服务业的具体情况,稳妥、慎重、有重点、有步骤、分阶段地开放国内服务贸易市场。
第四,制定适度的服务贸易保护政策。凡涉及国家主权、国家安全和国家机密的极少数部门或项目,应采取明令禁止的政策,不开放,不允许外资进入;凡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人民生活安定的重要部门或项目,允许开放,允许外资进入,但不允许外商独资或控股,要规定其股份的最高界限;除以上两者外的绝大多数一般部门或项目,要安全开放,实行自由化的政策。
第五,建立和完善服务贸易管理体制。要明确国际服务贸易的管理范畴;我国商务部作为服务业政策的归口管理部门,其宏观管理职能主要是规划进出口发展战略,制定或参与制定贸易法律、法规,对外协调与其他国家的服务贸易关系,并落实“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有关条款。 可见,为出口而进口,以引进促出口,能够增加我国服务贸易出口部门,拓展服务贸易发展空间,改善出口结构。服务贸易是新世纪重要的贸易形式,中国想由一个贸易大国变为一个贸易强国发展服务贸易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1]殷凤.世界服务贸易发展趋势与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7,(1).
近几年来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领域不断延伸,效益也在不断增加。据WTO统计,我国服务贸易额已经从1982年的55.39亿美元上升到2009年的2870亿美元(按当年价)。我国服务贸易的开放也已经超过了其他几个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逐步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开放领域包括《服务贸易总协定》12个服务大类中的10个,涉及共计160个小类中的100个。2009年,我国服务贸易领域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7156家;服务业领域在利用外资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2009年服务业(含金融业)实际利用外资达385亿美元,占吸收外资总额的43%,比2004年的比重提高近1倍。
我国服务贸易的快速增长源于服务业的蓬勃发展。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与整个贸易局势的发展不相匹配,存在着很多需要弥补的缺陷,表现较为显著的就是滞后性。另一方面,虽然我国发展服务贸易的实力不容忽视,但与服务贸易高度发达的其他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还存有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扩大服务贸易进出口是我国近几年才提出来的一个发展战略,且服务贸易的规模也是近几年来才得以扩大的,然而美国和欧洲等国家早在二战后就已着手并大力发展。同时,我国在服务贸易的管理方面基本上采取垂直的管理方式,直接由商务主管部门和各级直属部门负责管理,很难真正地深入到企业内部,且容易造成分工不明确,政策不落实。此外,由于管理落后造成对服务业统计的不规范,对服务业的定义、统计范畴,以及划分标准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及国际惯例不一致等,都是阻碍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
虽然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且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的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就已超过了我国货物贸易,但依然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另一方面,我国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仍然偏低,吸纳就业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至2009年,我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4%,吸纳就业人员26603万人,仅占三次产业全部就业人数比例的34.1%。这一水平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工业化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而且还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服务业是发展服务贸易的坚实基础,服务业如果严重滞后必然会对服务贸易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由此可见,服务贸易作为我国出口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有很大的潜力有待开发。
长期以来,我国服务贸易领域的主要支柱就在旅游、运输等传统服务领域,劳动密集型部门和资源禀赋优势部门等传统服务也占有一部分市场。而在全球贸易量最大的金融、保险、咨询等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服务行业,在我国还是薄弱环节,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近几年来我国已先后颁布了《对外贸易法》、《商业银行法》、《海商法》、《广告法》等一系列关于服务贸易领域的法律法规,虽然国家已制定出这些法规,但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这些法律法规相对比较抽象,缺乏操作性,且针对外国对于我国服务贸易的歧视性壁垒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这必然会使我国企业利益受损。因而在我国服务贸易立法方面还有很多不足,需要完善。
从整体来看,在服务贸易的交易过程中,由于服务贸易的无形性,对于服务提供者的要求尤为严格。而我国在服务行业人员的教育与科技方面的投入相对较低,对服务贸易人才的培养重视不够,直接削弱了我国服务贸易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商务部是我国服务贸易主要的协调和管理部门,然而国际服务贸易涉及的范围相对广泛,因而仅靠一个商务部门,难免会造成管理分散,服务行业之间各部门的职责模糊,服务业各有关部门的职责不明确等管理上的缺陷。而且中央和地方之间对于国际服务贸易之间的政策差异,也会导致地方在执行有关商务部门政策的偏差。另外,在统计方面也不规范,在行业的划分标准方面不符合国际惯例的标准。因此迫切需要一个完善的服务贸易促进体制来推进服务贸易的发展。再者,我国政府在服务贸易的政策管理中,对教育、开发、研究的指导和投入方面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力度不够。对于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高最主要的还是要依赖于相关产业的支持,我国在这方面仍然相对薄弱。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力的日益强大,我国有能力增强科研方面的投入。与此同时,还应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体制和措施。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巨大变动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力发展,各国政府对服务贸易的限制也在逐步放宽,企业和个人对于服务贸易的需求也在增加,这促使国际服务贸易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根据WTO《世界贸易报告2010》的公布数据,2005—2009年,国际服务贸易的年均增长率为7%,同期货物贸易年均增长率为4%,增速远高于货物贸易。同时,新型服务产业不断涌现,例如金融、保险、数据处理、技术服务、咨询服务等,它们的发展远远快于传统项目的服务贸易。这促使越来越多的劳动者从实物生产部门转移到服务生产部门中去,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内容越来越丰富。由于新兴服务业的兴起,使贸易结构也有了进一步的优化与调整,一直占据着世界服务贸易额60%左右的传统服务部门(如运输、旅游等)在发展中呈现出了下降的趋势,而新兴的服务部门(如通讯、保险、金融等)所占比重却在不断上升。
自从2001年11月10日我国正式加入WTO后,作为其重要成员,我国不但可以更大程度地享受其他国家和地区对服务贸易的最大程度的优惠与便利,而且可以促进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因而只有合理地构建和完善我国服务贸易促进体制,使与之相关的金融、外汇、财政、税务、商务管理和服务产业发展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协调统一,为我国各类服务企业提供有力支持,才能将我国加入WTO以后所获得的各项优惠及有利条件充分地发挥出来。
在经济全球化的驱动下,各国政府为了能在全球经济事务中占据重要一席,通过行使各种政府职能,例如宏观调控等政策手段,不断地推动服务贸易的发展。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实际上更多的是履行经济促进的职能。这是由于在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法律与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都是由国家宏观经济部门,如财政、税收与货币等部门制定的,且这种宏观经济政策一旦制定便很少会对其进行调整和修改,而相应的市场管理则更多地需要市场监管部门来进行执行与监督,政府经济部门特别是有关地方政府经济部门更多时候则是为其提供一些相应的公共服务。
近年来我国的政府经济职能也在加速转变,在2005年初修订的《国务院工作规则》提出,国务院及各部门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不但要我国的各级政府特别是地方经济管理部门更多、更全面地延伸到企业中去,还要制定促进经济政策、法律法规发展的政策,实施相应的宏观经济调控和市场管理。因而我国的商务主管部门和各级政府也应当将工作的重点更多投放到为企业提供更多便利和服务的商务促进服务中。
行业协会在整个服务贸易发展的进程中居于主导地位。其一,行业协会是服务贸易企业间和相关政府部门之间的桥梁,可以解决企业当下所面临的问题。其二,行业协会可以通过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加强和宣传服务贸易的品牌形象,进而提升行业的整体形象。因此,应当按照现行的市场机制和准则,加快培育出社会化、专业化的服务贸易行业协会,从而更好地发挥行业协会在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连接作用。对于那些已经建立的行业协会,应当按照现行的规章制度和管理体制,制定并实施符合职业道德准则,推行行业诚信建设且完善行业管理约束机制,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与此同时,不能只着手于国内的建设,还应当与国外服务贸易管理协会紧密联系,深入行业调查,及时了解到国际市场上服务贸易的动态与走向,参与相关服务贸易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的研究。积极为国内服务贸易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紧密联系企业与政府,推动行业发展,提高行业的竞争力,帮助企业更好地步入国际市场。
由于我国新兴服务业的不断涌现,新兴服务贸易的人才相对稀缺。因此,我国应加强对发展服务贸易所需的、各层次的、以及相应管理部门的人才培养和管理。大力培养和发展有利于服务贸易发展的专业型人才,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修养等,培养出熟悉国际服务贸易的人才。同时,还要适当地组织培训,让其熟悉有关服务贸易的法律法规,以提升国际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此外,企业自身也应当具备相应的创新能力,提高服务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国内高校也应培养相关专业人才,为我国服务贸易发展不断输送新鲜血液。
服务贸易促进体制的有效运营要以市场化为基础。为了更好地促进市场化机制,在促进服务体制的规划和资金方面主要由国家政府服务贸易管理部门负责,而运营操作方面则主要交由地方商务机构管理执行。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向中小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例如信息咨询、市场调查、技术调查等服务项目。第二,向企业提供商业化服务,或者政府不提供,但在项目完成后由政府给予相应的评定。第三,建立合理的评估方式,以便于评估各类贸易促进服务。
由于国际服务贸易涉及的范围相对广泛,且管理模式一般由商务主管部门和直属地方部门直接管理,使得这种模式难免会因为管理多头、交叉、力量分散等促使各部门之间难以相互配合,以至于不能有效地发挥协调和管理优势。因而,这种管理模式必须转变,加强制度的建设,健全服务贸易的管理体制。有必要建立一个以商务部为核心的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即由商务部负责服务贸易战略的制定、日常的管理、统计以及贸易促进和贸易救济等措施的管理工作,并负责协调各服务贸易主管部门之间的关系。对发生问题的服务贸易制定出合理的解决方式,使服务贸易的管理更加有效。同时,还应建立一些健全的服务行业组织协会,发挥其对服务市场的调节作用。
各地方商务部门的职能是大力开展与服务贸易相关的促进活动,提供贸易促进服务。商务部贸易发展局,发挥在境内外举办一些全国贸易类发展活动及服务贸易类相关信息的职能。中国贸促会及其分支机构及其地方分会、行业分会,应充分发挥其海外影响力,积极配合商务部门开展服务贸易促进工作。
由于服务业涉及范围广泛,例如运输业、交通业、保险业、教育等部门,涉及一个国家的基础结构,同时由于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因而还存在着服务贸易逆差的问题。所以,不但要大力发展我国服务业并推动进出口,还要对我国一些新兴服务业给与相应的保护。在不违背服务贸易总协定和WTO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加强相关立法工作,尽快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实际国情的服务贸易法律法规体系。
综上所述,只有将健全的贸易立法、合理的机构设置、配套的管理体制、有效的市场机制、优秀的人才以及相关的行业协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建立符合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实际情况的促进体制。这一体制不但可以促使我国服务贸易正常有序地进行,也可以促使我国商务部主管部门及其地方政府部门合理有效地制定有关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和管理体制。只有各部门之间协调统一、相互完善和促进,才能加快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并促使我国服务贸易在国际市场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也只有在国际市场中占据到重要地位,才能真正地扩大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争取更大的利益,打造出属于我国的服务贸易品牌。当然我国服务贸易还应利用有力的促进体制,在完善现有服务贸易产品的同时,不断创新产品,提高服务产业的整体水品,保持服务贸易的生机和活力。只有具有坚实的基础,我国的服务贸易才能真正地走向繁荣和蓬勃。
[1]郑吉昌中欧体育,夏晴.服务业、服务贸易与区域竞争力[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31.
[2]余九华,曹鹏飞.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2008(12):24-26.
一般人们所说的贸易大都指的是商品贸易,是以商品这种实物为媒介的贸易。与国际商品贸易比较,服务贸易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首先,服务贸易是无形的,是无形贸易的一种,具有不可触摸性、不可储存性和不易运输性,因而导致服务出口方式多样化。
其次,服务的生产与消费往往是同时发生的,通常无法将服务进行再转让和套利活动,所以服务的生产和出口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讲也就是服务的进口和消费过程。
第三,服务贸易的对象主要是智力,如专利、版权、法律和会计等,且贸易过程中通常不涉及服务所有权的转让,仅与生产要素的跨国界移动有关。
第四,服务贸易更多地依赖于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和服务机构的跨国设置,国际间的服务交换无论采取什么形式,都与资本、劳动力和信息等生产要素的跨国界移动密切相关。
第五,服务贸易的统计数据在各国国际收支表中显示,而在各国海关进出口统计没有显示。对服务贸易的监控不能通过海关监督和征收海关关税的方式进行,而只能通过国家立法和制定行政法规来达到目的。有些项目下出口的服务贸易公司,进口国消费者不能在本国国内消费而只能到服务出口国去消费(如境外消费)。
虽然我国的服务贸易近年来有了显著的增长,但是由于基础的薄弱和发展时间有限,仍面临着一些问题。
第一,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服务业是发展服务贸易的基础,服务业的严重滞后影响了服务贸易的发展。服务贸易作为重要的出口领域,对我国经济发展做贡献的潜力仍有待发掘。
第二,国内服务业生产力水平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服务贸易的发展。我国服务业生产力水平较低,我国服务贸易出口部门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而且这些劳动密集型部门本身发展层次又较低。
第三,服务贸易管理落后并且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协调也妨碍了服务贸易的发展。目前,中国对国际服务贸易的管理和协调主要由商务部负责;这种管理体制在一段时间里对服务贸易的发展管理起过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发展有很多的缺点,如中央和地方在服务业国际贸易政策和规章方面的差别性,服务业各有关职能部门职责不明确,商务部管理多头、交叉且力量分散,容易造成行业垄断等。
我国服务业内部结构也不合理,服务业的供给能力相对于国民经济的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我国服务业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自然和劳动力资源上,其产品大多为劳动密集型的,其知识、科技和资本含量都比较低。
第四,服务贸易管理落后并且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协调也妨碍了服务贸易的发展。(1)目前,中国对国际服务贸易的管理和协调主要由商务部负责;这种管理体制在一段时间里对服务贸易的发展管理起过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发展有很多的缺点,如中央和地方在服务业国际贸易政策和规章方面的差别性,服务业各有关职能部门职责不明确,商务部管理多头、交叉且力量分散,容易造成行业垄断等。(2)我国服务业内部结构也不合理,服务业的供给能力相对于国民经济的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我国服务业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自然和劳动力资源上,其产品大多为劳动密集型的,其知识、科技和资本含量都比较低。
我国日益融入到全球一体化是对服务业及服务贸易的严峻挑战,也是推动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良好机遇。
第一,加强政府作用,打破壁垒,促进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服务贸易壁垒林立,据关贸总协定统计,全球服务贸易的壁垒有2000多种。《服务贸易总协定》中的贸易规则也承认了这一领域管理贸易的合法性,规定彼此感兴趣的国家进行双边谈判,讨论服务业市场开放问题。因此,我国作为《服务贸易总协定》的缔约国应该重视利用政府谈判,打破壁垒,发展服务贸易,我国政府对本国的服务贸易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国经济贸易发展中生产力要素的组织协调者,政府必须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
第二,大力发展国内服务业,为服务贸易奠定坚实的基础。重点发展:(1)投资少、收效快、效益好、就业容量大、与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关系密切的行业,如商业、物资业、对外贸易业、金融业、保险业、旅游业、房地产业、仓储业、居民服务业、饮食业和文化卫生事业等;(2)发展农村第三产业,主要是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行业,以及为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服务行业;(3)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行业,主要是交通运输业、科学研究事业、教育事业和公用事业等。
第三,分层次逐步开放国内服务贸易市场。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仍有不少制约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因素,故而决定了中国服务贸易市场的开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我们应结合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根据我国服务业的具体情况,稳妥、慎重、有重点、有步骤、分阶段地开放国内服务贸易市场。
第四,制定适度的服务贸易保护政策。凡涉及国家、国家安全和国家机密的极少数部门或项目,应采取明令禁止的政策,不开放,不允许外资进入;凡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人民生活安定的重要部门或项目,允许开放,允许外资进入,但不允许外商独资或控股,要规定其股份的最高界限;除以上两者外的绝大多数一般部门或项目,要安全开放,实行自由化的政策。
第五,建立和完善服务贸易管理体制。要明确国际服务贸易的管理范畴;我国商务部作为服务业政策的归口管理部门,其宏观管理职能主要是规划进出口发展战略,制定或参与制定贸易法律、法规,对外协调与其他国家的服务贸易关系,并落实“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有关条款。可见,为出口而进口,以引进促出口,能够增加我国服务贸易出口部门,拓展服务贸易发展空间,改善出口结构。服务贸易是新世纪重要的贸易形式,中国想由一个贸易大国变为一个贸易强国发展服务贸易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1]殷凤.世界服务贸易发展趋势与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7,(1).
[2]李丽.全球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及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J].统计与决策,2006,(01).
[3]丁勇,朱彤.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7,(03).
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积极扩大制造业领域的对外开放,抓住第三次国际制造业跨国转移的重大机遇,大力发展货物贸易,使我国货物贸易总额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2.174万亿美元,增长了近105倍,从位居世界第32位跃居世界第2位,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货物贸易大国。出口商品结构不仅从初级资源性产品转变为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且机电产品(主要是处于低端的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品种)已成为第一大类出口商品,其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例也由1994年的21.61%增加到2006年的49.82%(中国统计年鉴),我国产业结构在这一过程中也得到了升级,这是我国发挥比较优势,逐步提升资源禀赋结构的绩效。尽管如此,我们也应该看到,从经济发展的趋势并结合国情和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来看,我国继续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已难以持续,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贸易条件是指一国的商品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的比率,若出口价格相对于进口价格下降则表示贸易条件恶化,即该国必须出口更多的商品以换取同等数量的进口商品。
从表一可看出,自1980年到2005年,我国出口商品与进口商品的相对价格(即整体贸易条件)下降了18%(以1980年为基期)。由于我国工业制成品贸易额占总贸易的比重在90%以上,所以制成品贸易条件下降是导致我国整体贸易条件下降的主要原因。随着贸易条件的恶化,出现了一部分出口产品贸易量增多,但贸易值增加少的现象。
至2007年,我国仍是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从图一可看出,自2001年起,世界反倾销立案数呈基本呈下降趋势,但针对我国的反倾销立案数却呈上升趋势。在2007年,我国遭受了61起反倾销立案,占全球反倾销立案总量的40.67%。此外,贸易摩擦产品所属领域不断扩大,遭到调查的产品从农产品、纺织品、化工产品到机电产品、半导体等高新技术产品,涉案产品数量多达4000多种;贸易摩擦的形式增多,除了反倾销、技术性贸易壁垒以外,入世以来,其他国家利用保障措施和特保措施、“市场经济地位”、反补贴等手段频繁发起贸易摩擦。因此,如果继续进行数量扩张和低价竞销,只会招致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
我国加工贸易产业主要聚集在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等沿海地区,近年由于劳动力短缺,这些地区的企业需要通过提高工资才能留得住工人,而随着各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大幅度上升,工资劳动保障部要求各地通过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确保最低工资实际水平不因当地消费价格指数上升而降低,并随经济增长逐步提高。比如广州市连续三年调整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2008年3月将最低工资标准提高80元/月,达到860元/月。
另外我国出口产品中没有完全反映土地的真实成本,没有真正形成“要素价格”,过去地方政府通常把土地很便宜的出让出去以吸引投资。目前,征地补偿已经写入宪法,而且我国将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土地成本上升的势头在沿海地区已经非常明显,对企业经营构成巨大的压力。
2001年,中国的实际GDP突破人民币10万亿元,国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固定资产投资迅速增加,重工业比重出现了增大趋势,钢铁、建材、电解铝等高能耗产业迅速扩张,由此导致了能源消费量的急剧增加,甚至超过了经济增长速度。2001-2005年,我国的能源消费增长率分别为3.5%、9.9%、15.3%、15.1%和10.6%,(根据各期《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得出),而我国同一时期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分别为7.5%、8.3%、9.5%、10.1%、10.4%。在这一时期,我国部分地区频繁出现了供电、供煤紧张问题。在2006年,我国的GDP总量达到了21600亿美元,占世界GDP总量的5.5%左右。但是我国的能源消耗在当年达到了24.6亿万吨标准煤,大约占世界能源消耗的15%左右;钢材消费量达到了3.88亿吨,大约占世界钢材消耗的30%;水泥消耗了12.4亿吨,大约占世界水泥消耗量的54%。
从一定程度上讲,由于我国能源资源产出率较低,出口增长越快,资源消耗就越多,环境压力就越大,这种高消耗必然难以维持。
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致力于发展服务贸易,以少消耗和占用资源能源却能获得产业高端附加值的服务品,并且利用其服务贸易发展水平领先的优势,通过各种多边、双边谈判要求世界各国开放服务贸易市场,以此来扩大服务贸易的出口,推动了世界服务贸易持续快速增长。
2000年至2007年间,世界服务贸易出口年均增速为12%,世界服务贸易进口年均增速为11%,2007年世界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63200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17%。其中,出口32600亿美元,增长18%:进口30600亿美元,增长16%,全球服务贸易出口与货物贸易出口的比例从1982年不足20%提高到2007年的近24.02%。
欧洲在世界各大区域中占世界服务贸易的比重最大。2007年,欧洲服务贸易出口16620亿美元,进口14340亿美元,分别增长19%和17%,均高于前几年增长水平。按国家进行考察,2007年服务贸易出口世界排名前四位国家依次为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其出口额分别为4540亿美元、2630亿美元、1970亿美元和1360亿美元,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依次为13.9%、8.1%、6.1%和4.2%。2007年服务贸易进口世界排名前四位国家依次为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其进口额分别为3360亿美元、2450亿美元、1930亿美元和1570亿美元,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的比重依次为11%、8%、6.3%和5.1%。这预示着在全球经济转向服务经济的过程中,服务贸易的发达程度既标志着一个国家对外贸易增长的协调性和
持续性,也标志着一个国家贸易增长方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随着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推进,服务贸易在各国贸易中的比重还将不断上升,服务贸易成为各国在国际贸易中获得实际利益多寡的表现。
我国服务贸易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82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仅为44亿美元,到2006年已达1917.5亿美元,24年间增幅近43倍,占全球服务贸易的比重从0.6%上升至3.6%。商务部2008年6月6日的数据显示,按国际收支口径统计,2007年中国服务贸易(不含政府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达2509.1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30.9%,增幅提升8.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216.5亿美元,同比增长33.1%;进口1292.6亿美元,增长28.8%;逆差76.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4.6%,比逆差最大的2004年下降20.3%,逆差规模显著下降。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4000亿美元,“十一五”期间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年均增长要达到20%以上,届时服务贸易规模将比2006年翻一番。这意味着我国将努力通过发展服务贸易,来获得和货物贸易高速增长带来的同等好处,带动中国产业结构的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