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体育新闻

+

全中欧体育球贸易新趋势隐藏因素越发凸显

发布时间 : 2023-07-23 02:46:12

  文/玉名,投资达人,微博知名财经博主,财经撰稿人,著有《日历买股法》《解套第一课》。

  贸易因素,之前我们更多地关注的是疫情因素,但随着疫情不再是全球公共卫生因素之后,我们发现贸易复苏并没有想象中那样顺利,又有了新的问题。显然我们忽略了很多因素,其中有两个隐蔽因素,一个是人们的消费需求和欲望(无法量化),另一个是跨国企业的意义(直接影响贸易需求因素却并不直接体现)。而这样的隐藏因素,才是最值得我们注意的。

  2023年一季度以来,全球经济沿着2022年“滞胀与紧缩”的节奏运行。2023年5月5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球卫生紧急状态结束。不过,全球疫后经济复苏不及预期,且复苏动力正在减弱。全球经济“滞胀与紧缩”的既定章节即将进入尾声,欧美发达国家的加息进入尾声,此时,疫情已经不是主要因素,但在新的确定性趋势形成之前,全球经济的分化与分歧将成为主要特征。

  2022年全球贸易额增长2.7%,低于世界贸易组织(WTO)在2022年10月份预测的3.5%,其原因在于2022年第四季度环比降幅大于预期拖累了全年增长,源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为应对通胀而收紧货币政策等。基于这样的因素,2022年底,WTO预估2023年会有改善。

  而2023年4月,WTO发布最新《全球贸易展望和统计报告》,其中表示,2023年全球贸易增长仍将低于平均水平,继2022年增长2.7%之后,贸易和GDP增长的预测均低于过去12年的平均水平(分别为2.6%和2.7%),2023年全球商品贸易量预计将增长1.7%,2023年全球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为2.4%。

  2023年以来,全球加息进程正在逐步进入尾声。尽管美国、英国与欧元区仍在坚持加息,但不少国家面对降温的通胀已开始停止加息的脚步,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印度、印尼、马来西亚、墨西哥等国。主要发达国家正在走向最终的加息,经济减速与衰退成为主要趋势。美国在5月刚完成的加息或许已达终点,欧元区与英国的剩余加息空间则可能略多于美国。持续加息导致的金融条件收紧,使得美、欧银行业面临利率与流动性风险,并将最终通过信用收缩传导至实体经济。

  多数指标表明美欧在2023年仍有概率陷入短暂的经济衰退。其中,加息大概率已达终点。一方面,未来通胀下行较为确定,即便是核心通胀也即将下行;另一方面,目前美国的短期实际利率已回升到0附近,超过了上一轮的加息高点,而五年与十年期实际利率已回正超过一年。硅谷银行引发的银行业危机已经逐步被消化,但美国内需转弱导致进口出现负增长。而美国贸易条件指数(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1)仍有利于出口。目前看美国外贸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正,但其需求转弱不利于全球经济的复苏。

  2023年一季度,欧洲能源危机因“暖冬”和创纪录的天然气库存量得到有效缓解,国际能源和天然气价格持续下跌,也进一步放缓了欧洲的通胀幅度。因前期高价购买能源,欧洲企业成本压力较大,随着能源和运输成本上涨传导至零售价格,叠加服务需求增强和劳动力市场供应紧张,单位劳动力成本压力仍在上升。综合这些因素,IMF近期发布的《全球展望报告》也将2023年欧元区增长预期从-0.1%上调至0.8%。

  从内部环境看,面对新冠疫情对供应链的冲击、高昂的能源成本和欧央行持续加息,欧洲制造业的经营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俄乌冲突带来的能源困境,极大抬升了欧洲制造业的生产成本,迫使部分企业大规模停产、减产或通过转移生产场所,寻求更安全稳定的供应链环境。多重因素叠加下,2023年欧洲贸易条件可能仍会长期徘徊于低位。一方面,石油、天然气资源匮乏的欧洲在化石能源领域的对外依存度一直非常高,特别是近年来国内企业向绿色低碳转型,能源价格变动显著影响产品的全球竞争力;另一方面,4月初OPEC+减产助价再次抬升,造成欧洲贸易条件再次转向复杂。

  疫情放开后,亚太经济有过一波比较快的修复,随后放缓。以日本为例,2022年全年日本GDP同比增长1.0%,在2021年经济强势反弹后动能显著趋弱。2022年日本经济实现温和增长,2022年四季度日本GDP季调环比微增0.1%,较三季度收缩的情况有所改善,避免了再次出现技术性衰退。

  从增长动力结构来看,2022年四季度私人消费环比上涨1.3%,显著好于三季度,主因日元汇率转为升值和能源价格回落,增强了居民的购买力。服务与消费成为2023年一季度日本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工业生产方面,1-3月制造业PMI保持在50%下方,不过4月小幅回升至49.5%。日本月度工业生产指数也保持较低水平,1-3月分别同比下降3.1%、0.5%和0.8,连续5个月同比下降。外部需求疲软与上游成本增加仍在影响日本工业企业的表现。

  与工业生产表现相反的是,日本经济在服务业与消费方面表现良好。一季度日本服务业PMI均保持持续上升,3月触及55%的高点,4月为54.9%。消费方面,日元转向升值、疫情结束,以及中国经济复苏等因素激发了乐观情绪,4月日本消费者信心指数达到35贸易,为13个月来的最高点。1-3月日本商业消费同比增长2.3%、3.6%和2.4%,保持相对稳健。预计在消费和服务的拉动下,一季度日本GDP有望实现环比增长,但工业领域偏弱将导致涨幅相对有限。

  面对全球经济趋冷,日本进出口也面临压力。2023年一季度日本出口23.0万亿日元,同比增长4.8%,较去年两位数的增速显著回落。进口28.2万亿日元,同比增长11.1%,增速依旧高于出口,但也比上个季度大幅放缓22.9个百分点。一季度日本贸易逆差达5.6万亿日元,较上个季度收窄5000亿元,约占GDP的3.5%,相比去年三季度4.6%的最高点有所下降。具体到月,2、3月份日本贸易逆差分别为8981亿日元、7545亿日元,较1月减少了七成以上,表明贸易逆差情况正在好转,主要得益于能源价格回落和日元贬值趋势的结束。

  2023年前4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5.8%;全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2%,对国内经济稳步恢复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但国内方面也有诸多负面的因素,如2023年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0328.8亿元,同比下降20.6%;城镇的年轻人失业率超过20%,逐步攀升,而且外需和内需因素都有相关问题。

  我国当前存在贸易转型,一般贸易、民营企业进出口、机电产品出口占比较大。中国前五大贸易伙伴为东盟、欧盟、美国、韩国和日本。未来,国际贸易环境将发生变化,已经出现从离岸制造、在岸制造、全球制造到回岸制造、近岸制造和友岸制造的趋势中欧体育。在当前的贸易保护主义和政治不确定性背景下,区域贸易协定对于外贸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在2023年,区域贸易协定将继续推进,例如中欧投资协定(CAI)、亚太自贸区(RCEP)等。这些协定可以降低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有助于外贸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到挂钩不脱钩、合作不对抗是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比如说日本在2023年对半导体出口加以限制,对我国产生了较大影响,怎么办?我国一方面要加强自主攻关,科研因素是解决卡脖子的关键;另一方面,我们要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要保持业务连续性,供应商多元化战略也势在必行。

  如今贸易的因素并不单纯来自贸易本身。如之前外需出现问题时,我们是希望内需来解决的。但如今内需有问题了,解决则难题很大了。现在货币政策流动性增长还是比较快的,但是企业和居民部门新增信贷需求仍然不足。最大的问题是需求恢复明显滞后于供给恢复,造成部分产业领域供大于求,企业去库存压力增大;需求持续恢复,有赖于资产负债表的修复,这个过程取决于市场主体的自我修复能力。

  在三年疫情冲击下,居民和企业部门资产负债表受损严重,在资产负债表修复前,居民消费往往更趋谨慎,企业投资意愿和风险偏好下降,甚至还会缩减需求,尽可能将现金流用于偿还负债。这就导致了一连串的问题,需求本身是无法量化的,但人们消费降级和消费欲望下降却是实实在在的,也直接导致很多企业层面的需求不足,也没有明确的扩张意图,而是选择了还债,收敛战线,活下去。

  另外一个因素来自跨国企业因素。这个看上去不影响贸易,实际上影响巨大。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在进入发展中国家的时候,会以FDI的形式贡献一次性的需求和GDP,等企业经营产生利润后,利润回流发达国家,就会对发展中国家的需求产生一个持续的需求缺口。此时,我们利用贸易顺差或借债因素来弥补。

  中国来自海外的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可以根据历史累计FDI来计算,按照成本算超过了1.5万亿美元,按现价计算的价值,有专业机构估计是在5万亿美元的规模。这些资本每年赚取的利润,一部分会继续在国内就地转化为投资,剩下的如果汇出境外,其带来的需求漏损,就需要我们通过贸易顺差去弥补。2020-2022三年间的贸易顺差将近2万亿美元,但外汇储备并没有增加,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跨国公司将投资分红出境了。

  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贸易顺差贸易,那将会看到外汇储备的持续下降,同时伴随的就是总需求由于缺口而持续萎缩。如果这个漏损的需求无法得到贸易层面的弥补,转而寻求金融层面的弥补,注定有算总账的一天,金融层面多数体现为金融危机、汇率贬值等,经济层面则经常被归结为中等收入陷阱。而两项都没有的国家,只能躺平,很多发展中国家最终都转向了这个因素,也是典型的中等收入陷阱。

  所以,想赚全世界的钱,需要贸易顺差,但更关键的是如何让我们的企业出海,并且建立跨国公司,不仅拥有更多的合作机会,也可以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中欧体育中欧体育

×
中欧体育 全国服务热线 : 0898-08980898